欧美精品免费观看二区/在线观看av/粉嫩国产精品14xxxxx/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

關掉評論的七家新聞網站,現在咋樣?
發布時間:2015-09-29


    編者按: 路透社、Recode等7家新聞網站從去年開始砍掉評論功能,經過一年的“實驗”,網站關注度不降反增。這是對讀者評論的創新玩法還是徹底拋棄?究竟藏了哪些編輯秘法?


    無評論,不新聞。曾被視作讀者互動重要通道的評論區,如今已成為“消失的愛人”?


    如果你從去年底關注路透社等外媒網站,稍作留心,你會發現每篇文章下拉單中評論區已經消失不見。


    不止路透社,去年年尾,幾周之內Recode、The Verge、The Week、Mic、今日美國旗下FTW以及芝加哥太陽報等媒體接連宣布,讀者評論區將從新聞網頁上消失。


    一年之后,這些關掉評論的網站還好嗎?


    訪問量、關注度、讀者參與等考量核心目標有何變化?尼曼新聞實驗室走訪了這7家網站負責人,將他們做出此決定的初衷、預期、以及一年之間的反饋表現一一呈現。


    為何不需要評論了?集中了負面情緒,且“轉發比評論更重要”


    每個月,網站上都產生成千上萬的評論,非但沒有足夠的人手來處理,這些評論的內容更是讓作者們飽受摧殘。The Week網站的首席編輯Ben Frumin認為,網站上部分假名評論者只是為了放松或其他原因呈現負面情緒,與文章內容并無關系。


    處理這樣的評論讓編輯們傷神又傷心,而且,評論并不是衡量受眾參與度的主要標桿。Ben給出了The Week網站數據,2014年1月,該網站評論數量為68,000多條,而其訪問量為1200萬,數據表明,評論數不足訪問量的百分之一。


    編輯們發現,評論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重要。Recode的執行主編Kara Swisher指出,轉發比評論更重要,特別是來自名人的轉發。名人在內容下面的評論容易淹沒在茫茫數據中,但是他的轉發卻可以影響他的一眾粉絲。


    加拿大女明星艾薇兒·拉維尼(Avril Lavigne)在Facebook上的認證主頁,已有53,237,779名粉絲



    艾薇兒9月18日發布的圖文消息,已有395,907名用戶點贊


    評論的關閉讓主編們將重心放到了內容生產上。“我們不是為了與人爭辯”,路透社網站的執行主編Dan Colarusso說,“我們的任務是報道新聞”。


    路透社在Facebook上的主頁,新聞下面可以選擇“評論(Comment)”標志對新聞進行評論




    路透社官網對于同一篇新聞的報道,但是文章末尾不能評論,只標注通過Twitter等社交平臺與路透社聯系。


    關閉評論后的路透社,派遣Jamillah Knowles作為社交媒體副編輯,走出倫敦,帶領受眾更早地接觸新聞事實,讓受眾體驗真實的全球視野。另一家科技新聞網站Recode開始每天做簡報,處理新聞事件,還開始做播客,讓自家內容不斷豐富。

    關閉評論后關注度反而增加? 更多讀者選擇在社交平臺上發表評論



    評論的關閉并沒有降低網站的關注度。相反,關閉評論以后,網站的訪問量卻有增無減。

    The Verge關閉了評論,發現更多的人們進入論壇。論壇流量已經躍升36%左右,這成為The Verge今年以來流量的更高點。The Week也發現關閉評論后,其訪問量高出以往一倍,跳出率減少了一半,受眾參與度扶搖直上。


    The Verge主頁,可以將內容分享給Tumblr用戶


    事實上,讀者評論并沒有消失,當新聞網站著力發展社交分享策略后,評論伴隨分享,一起轉移到了社交平臺上。

    MIC的編輯策略總監Slade Sohmer直言,他們在Tumblr上每月引起100多萬條互動內容,發布的每一篇文章,標記的數量,以及反饋的轉載、評論的數量都是非常驚人的。


    MIC在Tumblr主頁上發布的一條新聞,已產生36,839條評論


    評論區消失后互動咋辦? 消失的只是網頁評論,評論功能更多元實現


    關閉評論之后,媒體將圍繞他們的新聞故事的討論轉移到社交媒體和在線論壇。USA Today's FTW的Jamie Mottram指出,“評論更像是臺式電腦的體驗,而我們的用戶71%是移動端。我們將評論移向社交,這正是我們的用戶評論交友活動的的地方”。


    對媒體來說,人們已經處于Twitter, Facebook, and Tumblr 這些社交網絡之上,在這些平臺上保持交流和分享故事。將評論功能轉移至社交網絡,貼近用戶的生活圈子,能夠更好的增加受眾參與。


    Popular Science就定期使用社交媒體與電子郵件通訊及時與受眾建立聯系,將信息推送給讀者,使讀者主動參與并選擇自身感興趣的科技話題。



    Popular Science在Facebook上的主頁,用戶除了評論以外,還可以選擇“訂閱(subscribe now)”,就會獲得定期推送的內容


    開發移動端應用也成為媒體增加用戶參與度的方式之一。FTW在WhatsApp and SMS開設自己的新聞應用,用戶可以在應用上分享圖片,與其他受眾分享和交流。


    而將評論轉至社交媒體對媒體的另一大幫助是,方便媒體完全、及時的統計用戶的評論數據。Popular Science使用線上讀者輸入的數據(以流量分析和接收電子郵件的形式),通過印刷的形式(收到的手寫信件)評估其故事出版后的閱讀率。以這種方式,編輯和作者來設法弄明白某些故事如此受歡迎的原因。


    USA Today's FTW的方式更加精確,它采用SimpleReach, Chartbeat, and CrowdTangle之類的分析工具,查看關于我們的內容受眾在社交網站和其他平臺說什么。



    網站流量分析公司Chartbeat,幫助媒體分析文章流量


    目前,這7家網站只是關閉了網站的評論功能,將關于文章的討論區轉移到社交媒體。而路透社網站的評論專欄和博客將繼續保留讀者評論功能,The Verge也表示可能會回歸網站評論。


    目前來看,得益于新聞社交化的趨勢,評論區關閉似乎表現出不錯的效果:流量在不斷上漲,評論功能事實上有了更多元的呈現。讀者互動也并未因評論區被砍掉而失去通道,在社交平臺上,更多觀點鮮明的評論借由更能帶動互動關注的轉發行為得以展現。新聞網站砍掉評論區,說到底,只是在為評論功能尋找更合適的具化方式。